网购粪便养植物,没想到是死神找上门
以下文章来源于环球科学 ,作者环球科学
在这里读懂世界科学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环球科学”(id:huanqiukexue)

图片来源:Pixabay
他们不小心接触到了这些动物的粪便,不久后,身体开始急转直下。
撰文|clefable
审校|不周
起初只是咳嗽和全身虚弱,肯(Ken)认为自己应该是被流感击中了。但不久之后,肯出现了一些更严重的症状,他发起了高烧、开始食欲不振,呼吸也变得更困难了。就这样持续了一周之后,肯也意识到自己应该是患上了更严重的疾病,于是他去了医院。
医生们认为肯应该是患上了细菌性肺炎,但他们尝试了各种方法都无法查出他的病因所在。不得已,他们只好推荐肯换一家医院就诊。第二家医院的医生检查了肯的血液和尿液,发现他应该是被一种名为荚膜组织胞浆菌(Histoplasma capsulatum)的真菌感染了,这种真菌常出现在有鸟粪和蝙蝠粪便的地方。肯回忆起自己曾帮朋友翻修过旧房子,那里特别难闻,还有很多鸟类和蝙蝠的粪便。
蝙蝠粪便
如果肯是因为一时疏忽而遭遇了不幸,那另外两名病人可能是有意将这种致病真菌引进了自己的家门,而他们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据一项于去年12月发表于《开放论坛传染病》(Open Forum Infectious Diseases)的研究,这两位患者生活在美国纽约州的罗彻斯特市,而故事的起因是他们都想用蝙蝠粪便来种植特殊的植物,这种植物的花和叶子存在着让人上瘾的物质。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AJC1
根据论文,在美国,有很多媒体会宣传蝙蝠粪是这种植物的“天然超级食物”,因为其中富含氮、磷、钾和有机化合物。这可能促使很多人去购买这种化肥。而还有一部分人甚至会直接在毫无防护的情况下,捡拾天然的蝙蝠粪便,就像文中的第二个病例一样。
这名64岁男性家里的阁楼中有很多蝙蝠粪便,他曾多次去过那里,想收集蝙蝠粪便,作为这种植物的肥料。可他没想到,死神的到来让他再也无法实现这个想法。

图片来源:Pixabay
这位患者原本就患有严重的外周动脉疾病。入院后,医生发现他的肺、胰腺和肾上腺组织中都有荚膜胞浆菌感染的迹象。虽然在服用一些抗真菌药物后,患者顺利出院了,但不久之后,他再次因为腹痛入院,最终因肠出血而死。根据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消息,免疫力较弱的人在第一次感染后,即使后面感觉好多了,可能也无法完全抵抗荚膜组织胞浆菌。这种真菌可以在人体内隐藏数月或数年,并再一次引起症状。
而且,这种真菌感染并不容易诊断出来——单从疾病的症状来看,其很容易和其他致病菌以及癌症引发的症状等混淆。荚膜组织胞浆菌是一种土壤腐生菌,而掉落在土壤等环境中的鸟类和蝙蝠粪便,能为组织胞浆菌提供理想的生长和繁殖环境。一旦人们接近这些粪便,吸入其产生的孢子之后,就可能导致感染。
此前,这种感染一直十分罕见,不过由于气候变化,人口的流动性和免疫力较弱的人的数量增加,这种真菌感染率正在上升。而这种真菌主要威胁的人群,除了常在野外的矿工和地理学家等,还有喜欢洞穴探险和鸟类的爱好者。
有害的真菌
据《科学》新闻(Science news)近期的报道,由于气候变化,一种生活在土壤中的真菌——球孢子菌引发的山谷热(Valley fever)正在蔓延。这种真菌感染的爆发,常出现炎热干燥和多雨交替的时期。
一部分人吸入这种真菌的孢子后,会出现长达数周或数月的流感症状。孢子会在他们温暖、潮湿的肺部中生长,形成一种小球的结构。不久后,这个小球就会破裂,释放出大量微小的内生孢子。这些内生孢子又会继续生长出新的小球,继续这样的循环。

在一些患者体内,球孢子菌发育成的小球|维基百科
以往的研究显示,一小部分人在接受抗真菌药物的治疗后,会很快恢复,但还有5%~10%的人会因为感染,出现终生性的肺部感染,需要一直服用抗真菌药物。这种真菌还可能在他们体内进一步传播,攻击骨骼、关节或皮肤,甚至引起脑膜炎等等。这种真菌此前主要分布在美国和墨西哥的一部分地区,但随着气候的变化,这种致病真菌正在进一步扩张。
另一种值得关注的致病真菌是在全球范围广泛流行、俗称“超级真菌”的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根据去年1月18日,复旦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表于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的一项研究,这种真菌在我国的流行趋势正在变得愈发严峻。从2018到2023年的5年间,这种真菌引发的病例数迅速增长,且对一种常见的抗真菌药物表现出明显的耐药性。
参考文献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环球科学(ID:huanqiukexue),如需转载请联系newmedia@huanqiukexue.com。欢迎转发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