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私立学生互换1周,我看到了精英教育很少被提起的另一面
如果不考虑条件,你会把孩子送去很好的私立学校,还是让孩子就近在尚且还行的公立学校就读?
估计绝大多数家长都会和我一样,选择把孩子送去好的私立学校。
因为在人们心里,“私校”往往意味着“学费昂贵”但“精英荟萃”,能够提高孩子拥有“远大前程”的概率。而公立学——即便评分尚且可以,但因为大多采取就近入学政策,生源质量与教育成果也参差不齐,孩子的未来“不好说”。
虽然私立学校培养出来的孩子未必一定能成才,公立学校的孩子未必不能有
一个美好的明天,但家长们还是愿意出高价买个大概率。
这也是我在看BBC制作的纪录片《交换学校:阶级分化》(School Swap: The Class Divide)之前非常普遍的想法。
看完纪录片后,我的想法逐渐开始松动:
的确,好的教育,学校能承担一部分功能,但肯定不是全部,剩下的部分在哪里?
作为家长,如果承认“阶级固化”、“寒门难再出贵子”的趋势,当我们无力让孩子得到私校教育的好条件时,那留给家长的发挥的空间又在哪里?
被精英教育改变的
贫困人生
《交换学校:阶级分化》讲的是来自伦敦富裕地区的3名私立学校学生,和来自较为贫困地区的3位公立学校的学生,进行为期一周学校互换的故事。
在交换过程中,这些学生们互相体验了不同学校的教学环境和生活方式,同时也体会了来自不同阶层的同龄人的社会压力和期望。
在影片里,有一位来自公立学校、生活贫困的男生名叫Brett。
Brett是一个“课堂小丑”,上课坐不住、会和老师顶嘴、扰乱课堂秩序,有些“小流氓”气质。
公立学校两点五十分放学后,Brett也只会坐在破旧的家里,无所事事。即使他知道学习不好会对自己的未来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但合租房里的环境很差、很吵,他自己也确实无心学习。
所以,不完成作业和不学习,是他的日常。
第二周,Brett去了私立学校交换,从此他迎来了人生的改变。
来到私立学校后的Brett,感受到了完全不同的氛围。
首先,他发现这里的课堂纪律很严格。
在课堂上,如果有学生讲话老师会直接请学生出去;而在公立学校,学生在课堂上捣乱才会被请出去,说话是不会被请出去的。
所以,私立学校的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都表现很好,Brett“入乡随俗”也能跟着表现很好。
除了课堂纪律严格外,在这所可以寄宿的私立学校,校方对学生的生活纪律也有很高的要求。
比如,每一个学生都必须严格遵守穿校服的规定,必须擦亮皮鞋,系上第一颗纽扣,必须要戴校徽;女生不能穿短短裙,不能披头发,不能戴耳环,只能戴耳钉,不能化浓妆,也不能染奇怪的发色。
在校期间学生不允许使用手机,可以戴在身上,但不允许拿出来玩。每天晚上宿舍10:00熄灯,9点过一些所有住宿的学生要上交手机。
早上7点学生会被叫起床,7:20之前必须下楼吃早饭。每周有三次集会,在集会上,学生们不能交头接耳、私自闲聊。
这些条条框框的规矩会帮助学生变得更自律,成长为符合规则的成年人,整装待发地步入社会。
另外,就是私立学校提供的丰富的课外活动。学校每周一下午都会进行课外活动,有42个课外社团供学生选择和尝试。
Brett选择了军训项目,去培养自己的专注力。
即使在周末,住校的学生也不休息,每周六校方会和其他私立学校一起举办一些体育活动。
纪律严明、硬件条件一流,这所特招3到18岁学生的私立学校,校长会对每一个入学高中的学生进行面试。准高中生们通过与校长的高质量会谈,对自己有了更强的认知,知道自己该努力的方向。
我对影片里印象很深的一幕是:私立学校的校长和Brett交谈时,看着他的眼睛,告诉他,“我很确知你将来能做大事!”
这让Brett自信大增。在你很弱小年轻无知的时候,有一个成功人士告诉你,“你将来能做大事”这种影响力是强大而漫长的,永远留在一颗稚嫩的心里。
就像从小在私立学校就读的Zane所说的那样:私立学校非常善于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对自己自信、对自己的优点自信,并为之感到自豪,不会害羞或者担心别人怎么想。
他承认,来到公立学校交换的那一周,让他感受到自信心的削弱、以及努力读书意愿的减弱。
从这种对比不难看出,Brett的不自律、消极的学校态度,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所生长的环境,以及并未开化的眼界。
令人欣慰的是,在这部纪录片完成拍摄后,Brett通过了GCSE(英国中考),成绩优异,获得了这所私立寄宿学校的27,000英镑奖学金,成功进入这所享有声望的私校高中就读。可以预见,他的人生轨迹将会彻底不同。
所以,我们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最终还是有钱人好!
因为有钱=有资源=整个教育的起点和氛围都不一样=孩子未来大放异彩的可能性提高。
的确,经过一些数据的对比,我们能轻易看到私校和公校的差异被拉开:
私立学校早上7:00上学下午5点放学、公立学校8:00上学下午3:00放学;
私立学校教师与学生是1:6、公立学校这个比例是1:20;
私立学校每年投入到每个学生的预算是2.25万英镑、公立学校的金额是0.714万英镑。
这就和游戏里人民币玩家vs平民玩家一样,实力过于悬殊。
精英教育下的学生,不单单是成绩的优秀,更重要的是自身的不断完善。他们从小教育培养出来的自信与自律,以及原生家庭的优越、父母在孩子学业上的投入……能够使这些学生有更大概率成为未来社会的精英。
而公立学校——即使像纪录片里被评为还不错的学校——生源质量参差、人数大、经费少、家长不配合,这些问题都有可能成为孩子成才路上的“绊脚石”。
但是,在英国,只有7%的学生能享受这种精英教育,那是不是意味着生在公校的“平民玩家”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从叙利亚难民
到剑桥医学院
Nazh和Brett就读于同一所公立中学。他的父亲因为政治原因,逃到英国。七年后,终于把妻子和孩子接到了英国。
即便这所公立中学和私校无法相提并论,但也是Nazh的父母经过多方努力,给女儿争取到的受教育的机会。
祥和的生活、能够接受教育的机会,这一切都让Nazh觉得非常满足,也很感激父母为此的付出。所以,她从一开始就目标明确——“我想考好大学,比如牛津剑桥”。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来公立学校交换的私校女生Katy。她到Nazh家做客
时,Nazh问起对方以后要做什么,Katy说:“感觉当个老师也不错。”
此时,Nazh的脸上流露出一种难以形容的表情。不是当老师不好,也许Nazh只是无法想象一个有如此优厚条件的学生,会设立一个如此“平凡”的人生目标。
当Katy问Nazh的时候,Nazh直接说:“我说不定要当首相呢。”
Nazh没有成为首相(至少目前没有),但我查了一下后续报道,发现她靠着父母为她争取到这这份“普通”的教育机会考上了剑桥医学院。
与后来考入私立的Brett不同,Nazh是在公立中学完成了学业、拿到了剑桥的录取。从她刚来英国时不会讲英文,到她GCSE获得了3个 A*和7个A的优异成绩、并最终被剑桥录取,Nazh一直有着非常清醒的自我认识——她知道私立学校很好,但自己并不喜欢和适合那里。
Nazh在私校交换期间,她感受到了这里丰富的资源,会让学生积极、自信的氛围,但她觉得自己不属于这里。
私立学校会定期为学生们举办晚宴,让学生们能够在这样的宴会上像成年人一样畅所欲言、找到志同道合者、建立自己的人脉。与其他早已适应、能够自由交谈的私校同学不同,能明显看出Nazh(包括其他两位公立学校的学生)在晚宴上坐立不安,他们无法自如地吃完一顿饭。
Nazh认为私立学校就好像把学生和社会隔离开,这里的人家境优渥、和真实的社会接轨不多,更像是生活在象牙塔。
饱受战乱、背井离乡、经历漂泊的Nazh很小就认清了真实世界的面孔。她想当首相、考医学院也许并非出于本心爱好,而是改变命运的强烈向往。
富足的生活能赋予那些私校学生选择平凡的权力,但她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不能靠“躲”在象牙塔里与世隔绝,她既没有这样权利也没有这样的资源。
Nazh只有在真实社会里坚定地向着认定的目的走下去,才能逆风翻盘。
关于好的教育,
我们究竟能给予孩子什么?
当然,这部纪录片所呈现的也并非完全真实。毕竟镜头前后展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制作方呈现给观众的就是想让观众看到的。
除却学生数量、四百万的经费差异外,无论是交流的学生还是校长,都看到了私立学校对学生本人自信心的塑造,严格的学校环境以及被丰富社团活动占据的较少的课外时间所带来的高度自律。无怪乎这些能够读得起私立学校的7%的人口相较于其他群体会更成功些。
但更多真实、深刻、贴合内部的东西——比如私校的弊端、公校的改革与进步、家庭的干预、好老师的影响、以及学生自身基因的力量等——可能只有“身在此山中”的人才能领悟。
另外,一周的交换时间时限太短,很难看出决定性的影响。像Brett那样,能够在拍摄期间抓住机会、改变自己命运固然幸运、可喜。但教育以及人的成长,并非只有一周的关键期,而是由许多个“当下”组成的,我们的视界不能只停留在这一周。
不过,这部纪录片确实松动了我“私校就是比公校好”的固化思想,让我得到了学校教育之外的一些思考:
首先,我承认教育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但孩子身上最重要的那个品质,可能比选择一所好学校更重要。
孩子不是家长想象中的、或者理所应当认为的那样。我们在”标准化教育“的路上,时间久了容易忘记孩子有自己的想法,需要去真正地体验、感受和思考才能成长出清晰的自我认识。
就像Nazh一样,她的雄心、努力、决心这些珍贵的品质可能并非源自学校教育,而是她动荡的早期人生赋予的。她“利用”了自己的这些经历,促成了人生前半段的成功。
而Brett能够更换轨道进入顶尖私校,也并非纯粹出于运气(毕竟另外两个公校的孩子没有这样的运气),而是他懂得了自己要什么(比如纪律性和同伴的影响对自己很重要)、以及如何抓住属于自己的机会。
我们这一代的父母知道很多关于教育的知识并且很想实践,希望把最好的教育给孩子。但是我们也容易忘记,好的教育未必能“填满”和孕育出孩子的自我,在孩子成才路上最重要的东西,往往是教育无法给予的。
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做的是一起和孩子讨论、思考、帮助孩子找到他们身上的“锚点”,能够定位自己的方向,这比强行“塞给”孩子精英教育更为重要。
其次,虽然阶级难以跨越,但无论我们现在处于什么阶级,让孩子对自己的信心、自我投资的意识不能丧失。
我非常认可私立学校提倡并践行的对学生自信的培养。就像私立学校的校长所说的,学校在乎的是让学生真的相信能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
在孩子弱小年轻无知的时候,来自学校、家长、“大人物”对一个孩子认真的鼓励和认可(就像影片中校长和在校每位高中生一对一的沟通),不仅会让孩子会对自己过去的很多事有一种慢慢拨开迷雾的感觉,更在他们的成长道路有着难以估量的影响力。
最后,孩子能否成才,有极大一部分是“功夫在诗外”。
在这部纪录片里,一个很颠覆的我认知的事实是:私校和尚且不错的公立学校,老师的授课方式、对待学生的态度并没有我们想象的泾渭分明。
公立学校的校长曾经怀疑私校之所以更容易出人才,是因为学生的生源好?那这里的老师会不会偷懒?或者和公立学校相比,他们是不是有不一样的教学方式?
在私校“工作”一周后说,公立学校的校长方式,公立和私立学校的很多教学模式一样,老师对学生的态度也一样,唯一的区别是在课外。
“死读书”、“应试考试”对我们现行的教育模式来说当然很重要。但“课堂外的时间与课堂上的时间同样重要”。因为除了知识外,那么多兴趣、爱好、课外活动,也会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和自信心,更能影响人的一生。
私立学校的学生家长,几乎非常支持和配合学校的举措。或许是因为他们花了巨额的学费,挑选了好的学校,当然希望配合学校从而使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而公立学校的家长,却大多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把孩子送进学校就万事大吉了。
当然,这当中也有因果关系。那些私校家长给孩子投入自己的时间、精力也是因为他们没有生存问题需要担忧,能够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发展上。说到底,学校也是家庭财富选择的结果。
对于更多无力为孩子支付昂贵私校教育的家庭来说,“好的教育”留给我们家长可以发挥的空间,可能就是:
多一点耐心去找到那个对孩子影响至关重要的“锚点”、努力帮孩子建立和维护他们的自信心、以及面对孩子的课余生活少带一点功利心,让内部的力量慢慢萌芽、生长。
编辑丨羚羊,人类幼崽观察家。
题图丨School Swap: The Class Divide
✍️
|作 者 招 募 & 投稿|
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
投稿邮箱:Kids@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