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需用时 04:02
用技术传递关怀,才是了不起的创新

2013年,身为工程师的肖晔因体检被怀疑患有结核病,经医院确诊后开始了为期6个月的服药治疗。

医生给他开的处方复杂且严苛:一顿要吃4种药,一次20多粒,而且不能漏服,一定要吃满6个月。

 

为何长期服药

面对如此复杂的处方单,很多结核病患者都产生过一个疑问:为什么要吃这么这么多药?为什么要吃这么久?

这是因为引起结核病的结核杆菌,是一种非常狡猾的细菌。它不仅可以绕过免疫系统的侦查,还对抗生素有天然的抵抗力。

首先,结核杆菌有一层很厚而且近乎蜡质的膜,抗生素很难穿透。

其次,结核杆菌家族成员很复杂,可以分成四种:快速生长菌、间歇生长菌、缓慢生长菌与休眠菌。除了第一种,其他几种成员生长得很慢,或者经常休眠,抗生素很难杀灭它们。所以,在疗程初期,药物往往只能消灭快速生长菌。此时,患者症状可能已经缓解,但体内仍潜伏着多种结核菌。

面对如此狡猾的敌人,人类的应对方式就是:多管齐下,长期服药。让不同种类的抗生素,长期地在体内巡逻,一旦遇到哪种病菌苏醒,就迅速消灭。

也正因为结核杆菌的特殊,如果不按时吃药,或者吃不够疗程,就非常容易产生耐药菌。

试想一下,普通的结核杆菌就已经这么难治了,耐药结核菌只会更难:至少要吃18~24个月的药,而且非常昂贵,平均要花费20~30万元。

要知道,中国是结核病大国,每年有近80万人患病,而一个肺结核患者,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一年就能传染10-15人,要是耐药菌传播开,后果不堪设想。

 

服药困难

其实上述内容,每个结核病患者都多多少少听过,也了解服药的重要性。

即使如此,好好吃药还是很难。治疗结核的半年内,患者至少要吃3600片药,一顿不能落下。但繁忙的工作,突发的事件,一时的疏忽都可能会导致“断药”的发生。此外,服药两周左右,患者通常就会感觉到症状在缓解,但因为长期服药,恶心、反胃等胃肠道症状,会让不继续吃药的念头不时出现在脑海。

治疗结核病通常需要联合用药6个月,如果不按时吃药,或者吃不够疗程,就非常容易产生耐药菌

为了督促患者坚持用药,医生也想出了各种策略。比如听上去就劳心费力的一对一督导。甚至为此他们还总结了一个口诀:“送药到手、服药到口、服完再走。”某些高发地区因为患者多,很难逐户走访,医生还会把患者叫到一起吃营养早餐,顺便完成集体服药。

但是,医生们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以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为例,一个社区医生可能就要管理100个患者。问题在于,这些患者的病情各异,有人可能只服药1天,有人可能已服药1个月,这就意味着面对不同时期的患者,医生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填写不同的表单。此外,中国人口的流动性很大,要想长期跟踪这些患者也非常困难。

在偏远山区,村医的挑战就更大了。尽管他们需要面对的患者数量可能少一些,但患者分布更加分散,再加上交通、通信不便,管理十分困难。

 

手机触及不到的地方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代替医生,提醒病人好好吃药?

有人想到了手机。比如,开发一个提醒服药的App,到了时间就跳出弹框,提醒病人吃药。病人吃了药,按掉提醒后,会自动上传给医生。而医生这边,有一个配套的电子化管理系统,可以收集这些信息。听上去,这确实能缓解医生的困境。

但也有弊端。首先,它的效果肯定不如面对面的督导。提醒来了,顺手按掉,可药却忘了吃。其次,App的适用性也存在问题,比如多语言的支持问题。要知道,中国还有许多使用少数民族语言的人群。最重要的是,并非所有人都能使用智能手机、自如上网。比如老年人、偏远地区的贫困人群等等,而他们往往才是结核病的高发人群。

此时,一个小小的创新,电子药盒,改变了局面。

在盖茨基金会与国家卫健委的合作项目中发现,仅使用这一个小小的提醒工具配合医生督导,就能将患者不规律服药的可能性降低一半。而如果能够进一步更新这个产品,患者的依从性显然还有提升空间。

经历了服药和康复的肖晔,有感于结核病人长期服药过程中的痛点和需求,在2016年加入公司后便开始着手调研结核病人服药管理和电子药盒产品的研发和迭代。

 

看见被忽视的需求

从外表看,电子药盒实在平平无奇。一个白色的塑料大盒子,到了时间可以发出提醒,病人打开盒子、吃下药后,盒子会自动上传吃药数据。

但了解其背后故事,你会感叹于设计者的细腻心思。

电子药盒的设计核心其实是两个字:方便。

比如,电子药盒的尺寸。在看到结核病的电子药盒的第一眼,很多人会发出一个疑问:为什么这么大?这样是否不方便携带?市面上不乏设计精巧、便携的电子药盒,但肖晔和团队调研后决定,尺寸还是要做大一点。“如果药盒小,患者就得分药,这就又给患者增加了一个门槛。目前药盒的尺寸是按常见药瓶尺寸做的,正好能放1个月的药量。”

此外,它电池的续航能力很长,也省去了患者频繁充电的麻烦。

还有一个很小,但很贴心的特点:声音可调节。“当时我们’潜伏’在用户群中发现,有的患者耳背,声音小了听不见,但有的患者睡觉轻,电子药盒响了就吓一跳。但很可能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原因,他们就不愿意使用电子药盒。”

在所有的迭代设计中,着重升级的是它的数据传输能力。此前,受制于技术等原因,患者必须一个月去医生那里回访一次,同时让医生读取里面的吃药数据。这样一来,等医生发现漏吃药时都已经过去很久了。

为此,肖晔团队设计的电子药盒特意设计了能够实时传输数据的模块,以便医生可以及时掌握病人的动态。此外,这个通讯模块是可以重复利用的,这样就能在有限的公共卫生预算内覆盖更广阔的人群。

电子药盒的创新,并不是多么炫酷,多么具有颠覆性,但它之所以能带来改变,是因为背后的创新者们真正看到了被忽视的需求。他们了解病人的痛苦,懂得医生的压力,才能设计出真正解决社会问题的产品。

而用技术传递关怀,才是了不起的创新。

 

The End

发布于2024-03-22, 本文版权属于(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

举报这篇文章

官方帐号

pic
    Baidu
    map